2011年6月5日 星期日

11年籌備心得-高珮婷

  我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,我想在生命中留下一道特別的刻痕,我想從奉獻中學習並實現自我的意義,還有……我!!想!!去!!非!!洲!!----參加國際志工,每個人都有許許多多的理由,但撇開這些說法,其實是心裡隱隱約約有個聲音告訴自己不這麼做不行,在擁有百分之百完美的說詞之前,先邁開腳步去尋找答案。

  必須承認,我對坦團的了解幾乎是從加入後開始的。在一次一次的開會中,在閱讀過去學長姐的成果報告書、紀錄片以及各式資料時,只能用「大開眼界」來形容,有許許多多超乎想像的地方。其中最令我耳目一新的是團隊的自主性----我們有傳統,但是沒有傳統包袱。就像每個營隊或社團,過去幾屆的學長姐會將經驗傳承下來,然而,我們並不被要求依循從前的作法,幾乎所有的細節都由我們自己決定。頭幾次開會,領隊小翠甚至不讓學長姐列席參加,就是為了使我們不被過去經驗侷限。神父希望每件事都是團隊充分討論的結果,舉個例子,第一次開會時我們要決定使用哪些網路平台作為團內的聯絡站,但當時大家還怯生生的,幾個人提了意見後就是一片沉默,按照從小到大的經驗,此時就是要用「民主」的方式----舉手表決的時刻了,神父卻說,要投票也可以,但他更希望我們用討論的方式漸漸得出一個共識。真是一記當頭棒喝,我想到社會科學導論的老師曾經說過,所謂的民主不是草率的多數決,而是要有一個公共論壇的空間(forum),讓所有意見被充分討論,進而慢慢形成共識,這樣的共識才能稱作公共意志(general will)。在神父的一席話之後,大家開始輪流發表自己的看法,果真,最後不需要投票就得到了一個明顯的結論,而且這個結論是根基於我們清楚彼此的想法,並對自己的想法負責。雖然只是做一個簡單的決定,卻因此上了寶貴的一課。

  關於自己的部份,我是團內唯一正在準備研究所考試的人,有時候忍不住想,加入坦尚尼亞團究竟是幸或不幸,哈。如前面所說,這是一個很特別的團隊,我們所延續的傳統中最重要的部份大概是「積極」和「效率」吧 (當然這跟神父及小翠一開始的帶領有很大關係),每當各國際志工團聚在一起開會,或是聽到別團的朋友分享籌備狀況的時候,總是會為我們感到驕傲----腳步跑得特別快、勇於嘗試、高度向心力還有自我要求----卻也因此有了揮之不去的罪惡感。小編制的團隊中幾乎都是非常有能力的人,要求五,就會努力做到十,大家都投入非常多心力以及時間,努力追上彼此的腳步,並往新的方向開疆闢壤。而我,隨著研究所考試的逼近,在坦團裡逐漸慢下了腳步,看著大家摩拳擦掌的向前奔跑,我還是和大家肩並著肩的一份子嗎?有資格為目前的成果感到驕傲嗎?

  這些壓力從不是來自體貼的團員們,他們總是幫我減輕負擔、排開行程,笑著說考試加油、考完再一起努力。每當壓力在兩端拉扯時,我想起這個引以為傲的團隊、想起坦尚尼亞孩子的熱情與笑容,以及,心中的那個聲音「不管有多少挫折、困難和猶疑,不這麼做不行」。毫無疑問的,必須堅持下去,罪惡感是因為知道自己要做得更好,而不是成為逃避的藉口。考季就快結束了,親愛的坦團團員們,我會很快的追上你們!! 我們要努力讓坦團和坦尚尼亞的孩子們一起發光發熱!! 加油!!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Hello, 有任何疑問歡迎在下面留言喔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