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年6月3日 星期四

2010籌備小記--丁琪芳

  加入坦尚尼亞志工團已經邁入第五個月,時間真的過得很快。

  我是生活股的一員,負責團內一些大大小小的瑣事。我常常將生活股喻為「小螺絲釘」,也就是雖然渺小但卻不可或缺。因為我們的工作總是默默的進行,例如:每個禮拜租借場地、跑郵局、聯絡疫苗相關事宜等等,不似其他股常常有「顯赫的功績」。但也因為加入了生活股,所以我接觸了很多以前從沒接觸的事情。讓我印象最深刻的事就是海運了,原來要海運東西是這麼麻煩的一件事,日常生活中根本沒有機會能接觸到,這也算是另一個收穫吧!

  因為是志工團,所以我們的經費來源都要靠自己募集。在五月一日時,我們一行人去了新竹女中參加園遊會義賣活動,我們賣的東西有卡片以及一些自己做的手工藝品。原本我以為高中生大多不會理睬我們,沒有想到多數的高中學生其實很願意聽我們介紹,甚至會購買我們的卡片或手工藝品。有的學生還會拉老師們來買,真的讓我覺得很感動也很感謝。

  加入志工團,讓我學到一件很重要的事,就是「懂得感恩」,很多事情都是「得之於人者太多,出之於己者太少」。有些人素未謀面,僅僅憑著電話聽我們敘述,或是透過電子郵件觀看我們的企劃書,就慷慨的答應要捐贈二手電腦甚至是資金,而且不要求任何回饋;有些企業,還特地撥冗聽我們的報告。我想,我們志工團能夠順利運作,都是因為擁有這些人的愛心及熱心。

2010籌備小記 Muslins Pray for each other by using the same Gesture, Allah uses it, too. -- Minson

  「Use Their Language to Bridge the Gap between different Cultures.」Shazia 老師總在每一堂課的結束複習我們學坦尚尼亞語言的初衷,而不是當天新教的生字。

  歐美列強從桑給巴爾運走大量的象牙、丁香、椰油產品,並在坦尚尼亞的沿岸傾銷紡織品。英國、德國殖民統治和坦國人民反抗的歷史卷軸,沒有捲走往後惡劣的經濟條件,卻攤開了歷時二百年的官方英格蘭語。

  雖然在當地教學的過程主要還是使用英語,為了能更貼近坦尚尼亞學生,我們學習他們的語言-Kiswahili,期許自己能透過簡單的問候在文化距離的彼岸更顯親切。語言課程的第二個月,我便發現說服自己看相同的字母,從喉結擠出不一樣的聲音有多挫折,就好像要作曲家以相同音符書寫的樂譜,指揮升了調的交響曲。

  我看著Shazia 背對著我們在白板上畫著母音時態的表格,瞄到從<單車環球夢>書裡撕下的明信片,封面是一排白色三角帆船,杵著船椲卻沒有揚著風,溫暖印度洋躺著蒼翠島嶼的出海照片,底下有一排英文附註說明『十二世紀阿拉伯人搭乘這種簡易的無動力帆船,到東非建立貿易據點,同時帶來回教文化,也使用它們往返於香料群島桑吉巴。英國探險家提姆-謝緯侖,也曾經用同樣的船,從阿曼直達中國。』

  我不禁出神「原來我們和東非的淵源,早遠在坦國和中國建立外交關係的1963 年阿。這張應該是賣給觀光客的吧?」然後我開始想像,二十一世紀的今天,如果用這種古典的旅行方式將資訊科技帶過去,是什麼感覺呢?

  我認為人對於自己一生的回憶應該像一部探險記錄片,裡頭很可能有選單,好讓你可以從拍攝成功的段落開始,不必重新經歷剪壞的段落。最後用經歷過的場景數目或是被卡住的分鐘數來衡量人生的價值。

  但是一不小心,人生卻很可能比較像愚蠢的黑白監視錄影帶,無論你盯的多麼用力,依舊模糊。同樣的歷史教訓不斷上演,而且惱人的配著彷彿嘲笑聲的字幕。我告訴自己,原來我們帶過去的電腦資訊教育,在影片裡是彩色的油墨,為坦尚尼亞孩童眼前的螢幕滾上一幕幕的機會,滾上世界地圖上汪洋的知識。

  Shazia 站在我面前,左手講稿壓在胸口上,好像在等我回答剛剛問過的問題。「Samahani Una eza kurudia tena ? ( Sorry, Can you repeat again ? )」我看著講義一邊唸一邊尷尬地拿起筆,就像是剛剛抄的筆記讓我分心了,哎呀,怎麼又出神了。